9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在2014上海國際軸承峰會上表示,2014年1~7月工程機械主要產品的銷量為42萬臺,同比增長0.88%。面對此種形勢,各工程機械企業正在積極調整,改善經營狀況。
深度調整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1~7月在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等八種主要工程機械產品中,除了工業車輛(叉車)增長之外,其余幾種產品均為下降趨勢。
而從協會統計的重點聯系企業的經濟效益情況來看,仍延續了去年的收入下降、費用上漲、應收款增加,資金周轉困難、利潤下滑的態勢。營業收入下降幅度雖比去年縮小,但比1~4月份又有所擴大,顯示企業經營狀況仍未穩定。利潤總額降幅仍較大,部分主要企業由于經營狀態與規模不相適應,各項費用居高不下,加上目前成本費用不斷增加,造成企業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下降不同步。而產成品庫存和企業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好于去年同期,說明企業加強庫存和資金管理,以及回款催收工作,努力改善現金流狀況。但應收賬款增幅居高不下,并仍在增長,原因是最終用戶經營情況沒有改善,導致代理商回款情況得不到改善。
從進出口情況來看,2014年1~7月,工程機械進口27.3億美元,同比降低4.39%;出口113.98億美元,同比降低0.02%;進出口總額141.28億美元,同比下降0.90%;貿易順差為86.68億美元。
具體來看,行業進口呈現的特點是升勢趨緩,零部件增長高于整機。今年1~5月零部件進口情況與去年同期大體相當,但1~7月顯示為下降,主要原因是后續國內需求不足。整機出口表現疲軟,1~5月份整機出口下降3.68%,其中履帶挖掘機比去年同期下降1.64億美元,降幅達25.9%;裝載機、隧道掘進機、瀝青攪拌設備、100噸以上汽車起重機、礦用自卸車等下降幅度較大。這種局面預示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面臨嚴峻形勢。
主動作為
總結2011年5月至今40個月的行業情況,蘇子孟將此歸納為八個字:面對調整,主動作為。
全行業通過三年多的“調結構、轉方式”,在推進轉型升級工作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第一,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第二,化解過剩,淘汰落后,克服浮躁等效果明顯。第三,產業集聚、集約水平提高。兼并重組注重實效,產業布局愈加合理,企業組織結構更加優化。第四,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第五,企業發展戰略實現科學轉變,經營質量進一步好轉,產品研發、風險管控、質量管理、品牌塑造、渠道建設等業績明顯??傮w而言,行業企業退出不多,虧損較少,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
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市場需求下滑,產能增速過快,企業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增大,企業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下降,競爭更加激烈。
第二,行業標準缺失、滯后、老化。長期以來工程機械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整,很多標準內容陳舊,新技術的內容反映很少,標準滯后于產品發展,標準更新、修訂不及時,標準的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跟國際上通行的標準體系內容差距較大等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第三,高端配套受制于人。雖然國產一般性零部件可以滿足主機企業需要且供應充足,但高技術、高可靠、高附加值的高端液壓閥、液壓泵、行走馬達、軸承和發動機等嚴重短缺,還必須從日本、德國等進口。蘇子孟認為,其原因主要是技術不過關,精密鑄件的設計制造、成型清洗技術等尚待提高。管理不到位、基礎零部件存在差距、缺少公共實驗平臺等也是其中的原因。
第四,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含進口)交易秩序混亂,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與不安全產品在市場上大量流通。我國工程機械市場保有量約有650萬臺左右,是燃油消耗大戶,每年消耗燃油約6500萬噸。部分陳舊落后、能耗高、排放超標、液壓油跑冒滴漏、安全無保證的設備依然在運行使用,安全管理和淘汰報廢制度缺失,二手設備交易過程無序。造成這種情況發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是法規制度不完善,缺乏監管措施。近幾年,進口二手設備市場發展迅猛,成為國際二手設備的集散地。這樣既擾亂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環境,直接沖擊剛剛成長起來的民族挖掘機制造業,又違背國家節能減排方針的貫徹,這種情況亟待治理。
第五,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愈加嚴重。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是我國裝備制造業領域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前幾年行業火爆時,各大商業銀行和有關金融機構紛紛進入,為整個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幫助,使國產產品滿足了中國市場的90%需求,出口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20%左右,一批中國工程機械品牌享譽世界,同時銀行業也得到了實惠。目前,在企業轉型升級、做精做優做強的關鍵時期,市場形勢面臨一些困難,但相關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卻不同程度的退出,有的銀行甚至把工程機械這一國家優勢產業列入最具風險的行業,造成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成為當前影響廣大工程機械企業由大變強的突出問題。顯然,有關銀行和金融機構目前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未來走勢
盡管上半年下行壓力加大,但隨著國家預調微調穩增長的各項政策實施,企業的經營環境將進一步改善,行業運行將企穩回升。蘇子孟介紹說,協會預計全行業2014年銷售收入增長8%的目標,目前還維持不變。從目前運行態勢看,挖掘機械、工程起重機械、鏟土運輸機械、混凝土機械完成全年目標還需要觀察;出口進一步增加的難度也較大。
對未來兩年的行業發展形勢,協會分析顯示,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態勢是穩健的,從統計數據上看,總體銷售量和營業收入呈現負增長態勢,但這絕不是行業走下坡路,而是從快速增長到平穩增長過程中的一個“陣痛期”。盡管行業很難恢復到2011年以前高速增長水平,但大起大落的現象將會很少出現,今后,國家穩增長政策的拉動將會逐漸顯現,行業整體形勢會好轉,將呈現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從長遠看,工程機械行業仍然是朝陽產業,而縱觀世界工程機械發展史,我國尚處于成長期。
蘇子孟表示,要緊密結合新時期國家的發展重點來判斷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行業的總體思路為“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結構優化、綠色發展”,具體的目標是根據世界工程機械強國的發展歷程,將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路徑分為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進入全球工程機械第一方陣。該階段的發展特點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模式的高速運行,具體表現為規模的穩定提升、質量績效的持續提升、產品結構的明顯優化,持續發展的潛力顯著。第二階段,成為工程機械強國。該階段的發展特點為工程機械強國的特征顯著,具體表現為規模的平穩發展、質量績效的整體提升,產品結構的全面優化,持續發展的潛力巨大。